|
楼主 |
发表于 2016-7-1 22:33:00
“小新疆”在上海
再往下讲就是返程后的故事了。回城大潮之后,有将近四万多的上海知青继续留在了新疆兵团,八十年代中期,胡耀邦去新疆阿克苏视察的时候,农一师政治部主任倪豪梅也是一名上海女知青,她代表大家提出,我们一辈子扎根新疆就算了,希望可以留个根儿在上海,胡耀邦当即表示你们这个要求不过分。
1963年 第一批上海青年到新疆
后来专门出台了一个政策,就是同意新疆兵团的每户上海知青,包括夫妻一方不是上海人的家庭,安排一个子女回上海落户。条件有三个:第一要有监护人,第二呢要年满16岁,第三要初中毕业。这群回到上海的年轻人,他们在上海有一个共同的称呼叫做“小新疆”。
曾经的一名“小新疆”回忆起当年离开新疆时的心情,说和父母不大相同。小新疆们并没有返乡的激动之情,相反,他们舍不得那些草原、荒漠、蓝天白云还有他们土生土长的这块土地。
新疆上海知青的二代算是那个年代的“特殊人群”,他们比自己的父母提前回到那个陌生的“家乡”。这批“先遣队”回到上海,无论是读书的,还是工作就业的,都曾流下了辛酸的眼泪。
开始的时候,上海的亲人们,是真心实意欢迎知青二代回来的。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子女已经苦了,那他的下一代,能够留个根在上海,不是很好吗。但是,他们真的回来了以后,这个情绪就改变了。住房、财产、生活习惯等现实问题,引发了家庭矛盾。
上文也提到过,那个年代上海人的住房条件并不好,如果说拥挤的石库门老屋承载着父母对家园的向往,那么这些老屋,对生长在宽广大地的“小新疆”们,却成了不堪忍受的记忆。
上世纪80年代的棚户区
一个7平米的房间,只能容纳一个3尺半的床、一个78公分的桌子。一家十口要在这个桌子上吃饭,吃完饭再放上电视机,孩子们就在边上写作业。
“小新疆”们常常在各种场合被别人问起:“你是哪里人?”因为他们虽有一纸上海户口,但是一张嘴,却让人家当成了外乡人。比如买东西的时候因为讲不了上海话,店员会很凶的回答你“你要买什么,讲得清楚讲,讲不清楚不要买!”比如在课堂上老师用到上海话就会听不懂之类的……
与今天的海纳百川不同,上海的排外曾经为国人所诟病,尤其在计划经济时代,上海得天独厚的经济地位,使得这里对外地人往往是另眼相看。一边是西部的大漠旷野,一边是东部钢筋水泥的城市,这种反差让当时的小新疆们感受得特别真切。
|
|